自年初通關後,不少內地人以「報復式消費」來香港購買保險,根據保監會最新的資料顯示,第一季香港保費總額逾1,400億港元,當中主要以終身壽險和危疾保險為主,中國訪客購買個人人壽商品的規模增加27倍,主要是釋放了壓抑多時的跨境保險業務需求。同時,投保高端醫療保險的內地人數亦大幅增加,到底香港保險對內地客戶有甚麼吸引力? 而兩地的保險產品又有何不同? 本文將為大家道出4大重點。
1. 內銀存款利率低
多家國有銀行最近也紛紛將調整人民幣存款利率,活期和定期回報將大幅下調。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將下調至約2.5%或以下。因此,一些香港儲蓄類型的保險產品便吸引了內地投資者目光。他們考慮配置的主要原因是更高的預期回報。香港市面上的儲蓄類型保險產品通常具有低保底利率和高預期回報,預期回報率可達5%以上,相對內地存款回報高出一倍以上。如果使用保費融資 (Premium Financing) 方式進行儲蓄,預期回報甚至可高達10%或以上 (視乎產品、息率及年期)。
2. 多元化貨幣選擇
內地的保險產品僅以人民幣計價,而香港的保險產品則提供了更多選擇,例如美元甚至多元化貨幣作選擇。在美元加息週期的影響下,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香港的美元保險產品吸引力日益增加。以內地投資者角度而言,香港保險公司的外幣計價的投資產品可以降低匯價帶來的影響,減少人民幣匯價升跌帶來的風險,同時做到分散投資,讓財富增值更穩健。同時,投資者亦可以以各種貨幣作為退保價值,更加便利。
3. 住院保險提供全球保障
香港的醫療保險較內地有一個重大優勢,就是可以提供全球的醫療保障選擇,不會只局限於內地提供的醫療保障。而且香港的醫療水平較高,亦有較完善的醫療體系,容易贏得內地客戶的信任,因此不少內地客戶在購買醫療保險後,令自己即時提供一個來港求醫的機會。
4. 危疾產品具儲蓄功能
相對內地的危疾保險,香港危疾保險除了保障範圍較廣和提供多次賠償外 (多重保),大部份香港的危疾產品還具有儲蓄功能,亦有一些產品在不幸索賠時還可獲取額外的紅利,因此吸引不少內地人往香港購買危疾類別的保險產品。
總括來說,內地人對儲蓄、醫療和危疾這三類型保障需求強大,各位理財顧問在接觸內地客戶之前應先了解香港與內地保險產品的分別,尤其在退保或理賠時,顧問須留意客戶的資金可以保留在香港,但如果想轉回內地,則需要遵守匯款限制。
以上資訊,由 PortfoPlus 提供